



编者按:12月21日,湖南卫视《新闻联播》栏目播出《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“算力”释放超动能 抢占先进算力产业新高地》节目内容,关注湖南发展数字经济,在先进计算这一新赛道,抢占产业高地取得的新进展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湘江实验室主任、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晓红接受专访,湘江实验室及部分共建单位集中精彩亮相。以下是节目完整视频和口播内容:
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,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。面对奔涌而来的“数字时代”,湖南抢抓机遇,不断强化以算力为代表的新基建支撑,全力推动算据高效能利用、算力高水平保障、算法高质量供给、算网高融合支撑,在先进计算这一新赛道,抢占产业高地。
上个月初,2022世界计算大会刚刚在湖南长沙举行,业界专家齐聚,产业图景可期。在麓山脚下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机房,诞生于长沙的“天河”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正在运行,双精度浮点峰值计算性能达每秒20亿亿次,综合算力是前一代的150倍。
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副主任 彭绍亮: 我们也希望能打造一个新的算力底座,除了支持支持传统的科学工程计算,我们还希望能够支持新一代的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区块链、元宇宙。
算力是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。湖南技术积淀深厚,掌握了CPU、GPU、SSD等一批数字关键核心技术,“六机七芯”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居首。软件生态方面,长沙以麒麟操作系统为牵引,在全国率先打造PK、鲲鹏两大生态共享互认的协同适配体系。
拓维信息党委书记 湘江鲲鹏副总经理 肖前辉:继续瞄准先进计算、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领域,依托拓维信息软件信息技术,持续加大在基础的软硬件产业的投入,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产品的创新能力。
湖南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、高位推动直联点建设。今年9月,长沙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,湖南成为全国通信网络核心交换枢纽,省内网间流量疏导不再需要通过广州、武汉等地,可减少近1000公里绕转距离。“绕行”变“直行”,湖南网络“通路”更顺畅。聚焦建设“全国领先的算法创新中心和全国先进的绿色算力枢纽”目标,湖南取得了一批高水平自主创新成果,搭建了湘江实验室、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湖南分院、北京大学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等新型创新平台,首创的“两芯一生态”,成为全国信创工程首选技术路线。
上个月,湘江实验室与15家单位签署共建战略合作协议,其中包括京东等互联网企业,中国电子等电子信息企业,以及三一重工、中联重科、湖南钢铁等制造业企业,通力合作、共谋创新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 湘江实验室主任 陈晓红:着力突破先进计算、人工智能领域战略性、前瞻性、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核心技术,努力打造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。
如今,从科学研究、工业设计到智能制造、衣食住行,先进计算正走进千家万户,赋能千行百业。在长沙市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,仅一个基因测序平台,每两天至三天产生6个T的数据量。处理这些海量数据,靠的是40台服务器24小时不间断运行。不同于传统育种方式,生物育种依靠高性能算力和先进算法,育种周期缩短一半,成本大幅降低,能够更加精准地选育出优异品种。
在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,生物技术与数据科学创新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叶昌荣:以前常规育种我们需要很长时间,一般来说8-10年的时间才能选育品种,我们现在只要4-5年就可以选出一个新品种,对老百姓来说是直接受益的。
算力在城市治理、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。2021年,长沙提出构建政务云体系,依托云计算、AI、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。
长沙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党委书记 局长 张武:我们已为全市78家单位、422个系统提供资源高效、安全可靠的云服务,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强化数据驱动、场景牵引、生态攻坚,打造智慧便捷的数字社会,建设智能高效的数字政府。在湖南湘江新区,“世界计算·长沙智谷”项目一区主体建设已经过半,将于明年投入使用。该项目总投资达180亿元,未来,这里将聚集20家龙头企业、50家总部企业、1500家中小企业,成为一座产城融合的先进计算之城。
长沙软件园有限公司计算智谷事业部副总经理 王娟:未来我们将继续围绕自主可控整机、芯片以及核心元器件、基础软件和基础应用等领域精准发力,构建自主先进和开放的新计算产业体系。
不久前,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第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,长沙市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入围,成为继工程机械后的第二个“国家级”先进制造业集群。2019年以来,湖南吸引了中国长城、麒麟软件、深信服等头部企业落户,汇聚了景嘉微、国科微、湘江鲲鹏等一批高成长性链上企业,铺排了长沙智谷等100余个重点项目,投资超过1500亿元。数据显示,在数字生态省级排名中,湖南由2021年的第19位上升到了2022年的第15位,是进步最大的省份;目前,全省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.3万亿、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,总算力进入全国前四。
(来源:湖南卫视《新闻联播》)